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侵权
-
易继明教授点评“捷成公司与雷火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案再审宣判”
感谢主办方给我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分享一下对本案即最高法(2023) 民申711号裁定的一点体会。本案中,最高院的裁定认为,未将影视作品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且未提供播放软件会员账号和密码的行为不构成侵权,这是值得肯定的。 近年来,以家庭旅馆、民俗酒店等文化体验、原生态感受为基础的个性化酒店业兴起,是旅游新业态中出现的新现象。与此同时,互联网视听作品点播终端服务延伸发展,旅馆或酒店经营者通?;嵩は?/p>
发布时间:2025.01.26 -
合理分配举证责任认定技术秘密的“秘密性” 创新停止侵权方式判令非上市公众公司发布公告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对上诉人优某公司与被上诉人钱某、某新材料公司、某涂料公司、刘某侵害技术秘密纠纷一案作出终审判决。该案在秘密性认定上合理分配举证责任,最终改判认定被诉侵权人侵害涉案技术秘密,判令各侵权行为人承担共同侵权责任并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同时,该案判决在非上市公众公司停止侵权责任的具体承担方式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判后侵权行为人主动履行了相关义务,为这场历时五年的技术秘密
发布时间:2025.03.05 -
索尼音乐起诉南加州大学广告侵犯版权
门票和周边产品。 “尽管已被告知其侵权行为,南加州大学仍多次未能为其在社交媒体页面上使用索尼音乐录音获得许可,尽管其承认需要音乐许可,音乐许可必须付费,音乐许可可能昂贵,且音乐许可请求可能会被拒绝,”索尼音乐在其投诉中表示。 索尼音乐称,直到今年1月,双方还一直在讨论可能的和解方案。 索尼音乐此前也曾对包括万豪国际集团在内的公司提起类似诉讼。去年,索尼音乐起诉万豪国际集团在社交媒体广告中使用其歌曲
发布时间:2025.03.14 -
泰国“M-150”成功以有一定影响的商业标识对抗专业商标狩猎主体
进行恶意抢注和围堵。该公司通过关联主体申请撤销了德恒裕公司早期注册的商标,并利用购得的2007年注册商标对德恒裕公司2012年注册的商标提起无效申请。此外,力宝精公司还迅速申请了多件相关商标,并以此为筹码,要求德恒裕公司给予中国市场的独家代理权。同时,力宝精公司向德恒裕公司中国经销商发起了行政投诉及商标侵权民事诉讼,德恒裕公司中国经销商的“M-150”产品被行政查封。 力宝精公司自2018年6月起
发布时间:2025.01.10 -
汕尾中院:先刑后民的商标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
【基本案情】某公司系“贝某”注册商标权利人。徐某明知是假冒“贝某”的商品,仍向他人购进并租赁房屋用于存放、销售。2024年1月,徐某因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判处刑罚。刑罚执行完毕后,某公司认为生效刑事判决虽认定徐某于2022年4月开始故意销售侵权产品,但其实际销售侵权产品的起始时间是2021年10月,遂起诉请求徐某停止侵权行为及主张一倍惩罚性赔偿。 【裁判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某公司所
发布时间:2025.05.16 -
暴龙墨镜被“仿外观、蹭设计”,南京中院开出百万“罚单”!
六月已至,烈日炎炎。兼具防晒功能性和时尚美观性的墨镜,成为夏日出街的必备单品。作为国内知名品牌的“暴龙BOLON”眼镜,创新推出了一款“蝴蝶型”墨镜,造型新颖美观,也招来了竞争对手的仿冒。 近期,南京中院审理的这一涉墨镜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件判决生效,参考惩罚性赔偿因素,让侵权者承担120万元赔偿责任。 让我们跟随小编一起看看,是谁动了你的夏季时尚单品? 案情回顾 爱某光学有限公司是专利号
发布时间:2025.06.12 -
AI写作工具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当社交电商平台遭遇深谙“套路”的AI写作工具,应如何平衡技术创新和权益?;ぶ涞墓叵担拷?,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唐学兵担任审判长,公开开庭审理并宣判了一起涉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案情简介 甲公司是某社交电商平台的运营者,通过吸引平台用户和优质创作者分享个人消费体验和生活方式,产生和积累了大量优质“种草”笔记内容,构筑起强调真实体验和经历分享的平台种草内容生态。 乙
发布时间:2025.08.11 -
首例元宇宙虚拟现实商标案判赔100万
发布时间:2025.08.20 -
网盘服务涉及的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
摘要 网盘可在用户请求上传的本地文件已在网盘中有同一文件存储时,对该文件进行“秒传”,也可在用户向目标网站请求文件下载且网盘中已有同一文件时,对该文件进行“秒传式离线下载”。这两种“秒传”虽然都未进行常规数据传输,但网盘经营者都没有实施直接侵权行为。网盘根据用户提供的“BT种子”或“磁力链”对相关文件进行“P2P离线下载”时,只要利用P2P技术进行了数据传输,就与常规P2P软件的功能没有实质区别
发布时间:2025.09.05 -
搭售商品被判商标侵权
商品搭售、混合销售是较为常见的市场营销行为,但如若该行为对他人商标权益造成损害或者使得消费者产生混淆、误认,则可能构成商标侵权或不正当竞争,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近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对汤某倍健公司起诉千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尚某公司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作出二审判决,认定二被告在拼多多等平台上销售汤某倍健公司产品的同时搭售其自有产品等行为,超出了商标指示性使用的合理范畴,侵犯了汤某倍健公司
发布时间: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