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知识产权犯罪
-
2022年共破获2.7万件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罪
2023年6月3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二〇二二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介绍了2022年度中国知识产权?;そ?,并展示了相关典型案例。 据白皮书披露,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案2.7万件。其中,北京警方根据网上摸排线索破获制售盗版"冰墩墩""雪容融"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捣毁制假售假窝点6处。 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就侵犯知识产权案批捕2210件
发布时间:2023.07.03 -
网络知识产权犯罪惩治检视与对策
作者:连惠勇 杜惠琼 泉州市人民检察院 摘要:网络知识产权犯罪惩治是普世难题。网络带来了现代商业“新的春天”,却也隐匿着商业健康发展的“疟疾”。本文通过对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现状的类型梳理和特点总结,陈述司法实践的困境,进而以本市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创新举措为模板,彰显网络知识产权犯罪惩治宏观架构的成效。同时,基于网络电子证据的特殊性,从微观视角对司法案件面临的案值认定等疑难问题进行剖析。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17.12.13 -
恶意侵权!获判1.7倍惩罚性赔偿!
案例简述 陈某自2003年起在A公司任销售员,在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获取A公司的投标价格、客户需求等商业秘密,并将这些信息透露给其控制的B公司,还通过故意调高A公司投标价格,安排B公司以略低价格投标,最终使B公司中...
发布时间:2025.04.17 -
知识产权犯罪中市场中间价的认定
作者| 杨方程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 一、问题的提出 知识产权犯罪中,特别是假冒注册商标罪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中,经常存在还未来得及销售便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在此情况下,既没有已销售的侵权产品实际销售平均价作为计算依据,同时,侵权产品也没有标明价格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有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一款[1]的规定,应按照被侵权产品的
发布时间:2020.05.22 -
最高院、最高检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2020年9月12日 法释〔2020〕10号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2020年8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11次会议、2020年8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三届检察委员会第四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20年9月14日起施行) 为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时间:2020.09.14 -
最高院、最高检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2020年9月12日 法释〔2020〕10号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2020年8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11次会议、2020年8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三届检察委员会第四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20年9月14日起施行) 为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时间:2020.09.14 -
最高院、最高检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2020年9月12日 法释〔2020〕10号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2020年8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11次会议、2020年8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三届检察委员会第四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20年9月14日起施行) 为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时间:2020.09.14 -
曹建明:依法平等?;て笠?em>产权和合法权益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23日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强调,各级检察机关要依法惩治和预防经济领域的犯罪,把防控风险、服务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实担当起经济发展安全保障的责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曹建明指出,要依法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平等?;て笠?em>产权和合法权益,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激发企业活力。更加重视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依法?;ば滦松?,保障大众创业、万众
发布时间:2016.01.2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一、将刑法第十七条修改为:“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
发布时间:2020.12.2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一、将刑法第十七条修改为:“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
发布时间: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