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假冒
-
销售假冒飞天茅台酒,被判处拘役六个月!
2月19日上午9:40,贵阳中院以远程开庭方式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谯某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一案。因处疫情防控期间,参加庭审的被告人谯某某在贵阳市第二看守所,审判长及一名审判员、公诉人在贵阳中院法庭,主审法官(承办人因近期从湖北等病例超过100例疫区返回,目前正在居家隔离。)在自己家中。被告人谯某某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和罪名不持异议,并当庭自愿认罪。法官当庭宣判,被告人谯某某犯销售假冒
发布时间:2020.02.21 -
最高院种业知产司法?;な蟮湫桶咐ㄊ﹟ 赛某某假冒注册商标案
赛某某假冒注册商标案 一审: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9)豫01刑初102号 【简要案情】 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被告人赛某某雇佣齐某某(另案处理)在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非法从事种子生产、销售。赛某某从甘肃等地购买玉米种子,并在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情况下,安排齐某某等人用赛某某所购不同品牌的玉米种子包装袋分装后,分别销往河南、山东、安徽、湖北等地。2019年2月25日
发布时间:2021.09.08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一批“守护品牌”商标行政执法典型案例(下)
近年来,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深化与商标权利人的协作,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重拳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有效净化市场环境,切实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尊重和?;ぶ恫ǖ牧己梅瘴?,现选取18起“守护品牌”商标行政执法典型案例予以公布,以案说法、以案示警,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守护品牌价值的合力。 案例九、黄某某等侵犯“翠宏”等注册商标专用权案 1【案件速览】 2024
发布时间:2025.08.28 -
昆明首例知识产权“三审合一”刑事案开审
4月6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该市首例知识产权“三审合一”刑事案件,案件涉及假冒三星、惠普、佳能、兄弟品牌产品。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检察院起诉书称,被告人邹某于2009年11月份开始,通过网络购买了三星、佳能、惠普、兄弟品牌的硒鼓包装盒、防伪标记、标签以及无牌硒鼓,三星品牌的墨盒、防伪标、包装袋等物品后,分别装成三星、佳能、惠普、兄弟品牌的产品销售,从中获利。 2010年8月,公安机关将
发布时间:2012.04.09 -
如何理解假冒注册商标罪中的“相同商标”
(作者:包文炯 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摘要】 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蹲罡呷嗣穹ㄔ?、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相同的商标”,是指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完全相同,或者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
发布时间:2017.01.05 -
市监总局曝光一批通过侵权假冒实施“内卷式”竞争的典型案例
为更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市场监管总局持续推进知识产权执法工作,并于2024年部署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现选取一批通过侵权假冒破坏公平竞争的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一、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市场监管局查处四川省白月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案 2024年7月25日,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市场监管局接举报
发布时间:2025.07.08 -
最高检:2016年共逮捕涉知识产权犯罪2251件、3797人
。其中,批捕假冒注册商标罪1037件1911人,起诉1684件3259人;批捕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873件1330人,起诉1486件2470人;批捕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167件264人,起诉294件556人;批捕侵犯著作权罪66件97人,起诉182件307人;批捕侵犯商业秘密罪22件36人,起诉25件57人。 “检察机关虽依法查办了一批涉知识产权犯罪大要案,有效维护了市场经济
发布时间:2017.01.25 -
冒牌蚕丝被高价贩售 侵犯商标权主犯领刑四年
寒冬季节,羽绒、蚕丝被畅销,但鱼龙混杂。一些假冒名牌的蚕丝被成本只有五六十块,贴上名牌标签后,身价陡增,居然能卖出一千多元。2015年初,通州警方查扣一批假冒“波司登”品牌的蚕丝被,案值高达上千万元。1月18日,通州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宣判,主犯浦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四十五万元。 2014年10月下旬,苏州常熟警方接到报案,反映有部分生产加工点,在未取得商标使用授权的情况下
发布时间:2016.02.04 -
“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刑法认定
瓶贴使用了与青岛啤酒高度相似的图案、构图、形状和色彩,虽然在位于产品说明一角标注了自身商标标识,但字体和图案均不清晰,瓶身整体外观与正品青岛啤酒高度近似。 裁判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马某为牟取非法利益,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待销售金额数额巨大,其行为已经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依法应予处罚。被告人马某已着手实施犯罪,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系犯罪未遂,依法可比照既遂犯减轻处罚
发布时间:2017.11.06 -
推动“七位一体”知识产权大?;じ窬?/h4>
表示,下一步,北京将不断健全知识产权?;すぷ骰?,积极构建行政执法、司法审判、多元调解、商事仲裁、法律服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七位一体”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多措并举 提升执法能力 北京市作为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电商企业集团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同时,知识产权?;の侍馄捣ⅲ乇鹗亲ɡ秩ň婪缀?em>假冒专利行为大量存在,给电商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为了做好电商联盟日常运行工作及联盟企业日常
发布时间:2018.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