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抖音(TikTok)自进入美国市场后,便深陷围绕国家安全、数据隐私、算法责任等问题的多轮法律博弈,其历程错综复杂。
一、早期法律纠纷:从隐私合规到国家安全质疑
2019年,TikTok因未获父母同意收集13岁以下用户数据,违反《儿童在线隐私?;しā?#xff08;COPPA),被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70万美元。这一案件成为平台合规化的起点,迫使TikTok调整注册流程并引入年龄验证机制。
2020年,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发布行政令,要求TikTok在45天内停止运营或剥离美国业务。TikTok随即起诉,联邦法院多次以“程序违法”为由阻止禁令执行。例如,哥伦比亚特区联邦法院指出,政府未提供证据证明数据被传输至中国政府,行政令缺乏法律基础。
也是在2020年,TikTok在美业务的收购风波拉开序幕。当年8月6日,特朗普政府发布的行政令要求字节跳动剥离TikTok美国业务,并禁止行政令发布后45天内美国公民与TikTok做交易。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依据《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FIRRMA)制定规则,监督剥离流程。
TikTok先后在联邦法院提起多轮诉讼,指出行政令违反宪法第一修正案(?;ぱ月圩杂?#xff09;和第五修正案(正当程序条款)。法院多次裁定暂停执行禁令,认为政府未能提供实际威胁证据,且直接封禁平台超出必要限度,其核心论点包括行政令缺乏明确证据支持、扩展打击范围至字节跳动其他业务、违反禁止授权原则等。
二、收购博弈:TikTok Global与字节跳动的诉讼焦点
TikTok GlobalLLC(以下简称TG)是一家佛罗里达州有限责任公司,总部位于阿肯色州,其成员是公民纽约,于2020年开始展开对字节跳动在美业务的收购。
TG主张,其已于2020年8月成功与TikTok董事长取得联系,并表达有意收购的意向。9月6日,TikTokGlobal成立,旨在实现CFIUS的剥离解决方案,并于9月9日向CFIUS提交合规收购通知。9月14日,TG提交330亿美元资产购买协议(APA),计划全资收购TikTok美国业务以解决国家安全问题,后于9月24日将报价提高至580亿美元(含现金、广告承诺、股权等)。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未如TG预期。TG称自己是唯一严格遵守所有CFIUS程序的意向买家,且已于2020年9月14日凌晨5:04提交了可完全执行的收购协议,但美国东部时间上午9:00左右,财政部长姆努钦却在CNBC上露面,宣布甲骨文已被选定为TikTok美国业务的“可信技术合作伙伴”。
截至2020年9月14日,CFIUS的审批截止日期已过,这原本使TG处于极其有利的地位。但就在TG准备向公众介绍自身情况并商议其330亿美元的收购协议之际,其新颖的品牌战略遭到挪用,被突然夺走,并在全国性电视节目中被展示,仿佛这一战略原本就属于他人。
与此同时,2020年9月,字节跳动与甲骨文、沃尔玛达成合作,提出“云上加州”模式,由甲骨文负责数据安全,沃尔玛参与融资,TikTok总部留美并新增2.5万个就业岗位。TG认为,这一操作给字节跳动提供了一条替代路径,能巧妙规避《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FIRRMA)的严格要求,使其没有被迫出售资产,而是获得了组建复杂合作伙伴关系的机会——与科技巨头甲骨文和微软达成涉及云存储的战略联盟,零售巨头沃尔玛的加入进一步强化了该联盟。
2025年7月15日,TG起诉字节跳动,涉及多方面内容。TG指控字节跳动存在品牌盗用行为,2020年9月14日财长姆努钦在CNBC直播中突然宣布甲骨文成为“可信技术伙伴”,并盗用原告品牌名称“TikTokGlobal”;还指控字节跳动压制合规协议,隐瞒原告已提交的CFIUS合规协议,推动与甲骨文的非剥离式合作(仅云服务合作,保留控制权);同时指控字节跳动进行媒体操控,导致主流媒体(ABC/CNBC/纽时等)仅报道甲骨文交易,完全忽略原告的合规竞标。
三、后续法律进程与持续博弈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自2022年起对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2017年收购Musical ly展开调查,认定其“威胁国家安全”,要求剥离美国业务。TikTok提出将美国用户数据存储于甲骨文服务器的“得克萨斯计划”,但CFIUS于2023年3月拒绝该方案,坚持强制剥离。
2023年5月,蒙大拿州通过全美首个TikTok州级禁令,计划2024年1月生效。TikTok联合用户起诉,指控其违反宪法第一修正案。联邦法院于2023年12月裁定,该禁令“对外交事务的涉足侵犯联邦权力”,且“缺乏证据支持数据安全风险”,予以暂时阻止。
2024年4月,拜登签署《?;っ拦嗣馐芡夤允挚刂朴τ贸绦蚍ā?#xff0c;要求字节跳动在2025年1月19日前完成剥离,否则禁用TikTok。TikTok联合八名内容创作者提起诉讼,主张该法侵犯言论自由、违反正当程序。2025年1月17日,美国最高法院以“国家安全优先”为由裁定该法合宪,TikTok被迫于1月18日停止在美服务。尽管特朗普政府随后给予90天宽限期,但平台生存?;唇狻V?#xff0c;特朗普在就职次日签署行政令,将宽限期延长75天;4月4日,第二次签署行政令,将禁令再次延长75天;6月17日,延长最后期限90天,截止日期从6月19日推迟至9月中旬。
2024年5月,八名TikTok内容创作者发起集体诉讼,称剥离法案剥夺其通过平台谋生和表达的权利。原告包括牧场主、LGBTQ活动家等,强调TikTok的算法推荐机制是“独特的言论载体”,禁用平台等同于“压制少数群体声音”。
2024年6月,FTC启动对TikTok的新一轮调查,质疑其是否违反2019年COPPA和解协议,以及是否通过算法诱导儿童过度使用。若调查成立,TikTok可能面临数十亿美元???。
2024年8月,美国第三巡回上诉法院恢复一起针对TikTok的诉讼。原告指控平台算法向未成年人推荐“停电挑战”(通过窒息获取快感),导致10岁女孩死亡。法院认为,TikTok通过算法主动“策划”内容,可能构成“第一方言论”,需承担法律责任。
四、总结
美国政府对TikTok的指控从“数据安全”转向“外国对手控制”,反映出中美战略竞争的升级。例如,《TikTok法》(美国国会通过的一项旨在限制或禁止 TikTok 在美国运营的法案)将“外国对手”定义为中、俄等国,无需具体证据即可实施制裁。这种泛化的国家安全逻辑被批评为“立法工具化”,削弱企业正当程序权利。
TikTok在诉讼中指出,强制剥离存在三大障碍。一是内容生态割裂,剥离后的美国版TikTok将失去全球用户互动,内容池萎缩导致商业价值暴跌;二是技术迁移难题,平台源代码涉及数百万行代码,新所有者需数年才能掌握维护能力;三是中国出口管制,中国政府明确禁止算法技术出口,剥离方案在法律上不可行。
为应对诉讼,TikTok已投入数亿美元用于数据本地化、算法审计等合规措施,但强制剥离的阴影仍存。TikTok的诉讼历史推动美国国会重新审视《通信规范法》第230条,探讨平台对算法推荐内容的责任边界。例如,2024年《平台责任与透明度法案》提案要求平台公开算法逻辑,否则可能失去免责保护。其内容创作者的诉讼显示,TikTok的命运已超出商业范畴,成为公民权利议题。若平台最终被禁,可能引发对“科技巨头权力”的更广泛反思。
TikTok在美国的诉讼史是技术、法律与政治交织的复杂案例。从早期隐私合规到国家安全博弈,再到收购纠纷,其核心矛盾在于如何平衡商业创新、用户权益与地缘政治竞争。尽管TikTok通过法律手段多次延缓危机,但其未来仍取决于中美政策博弈与司法对宪法权利的解释。这一过程不仅影响平台自身存亡,更将塑造全球科技企业的数字合规范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