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司法
-
最高法发布《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ぷ纯觯?024年)》
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4月21日启动“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宣传周”,发布《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4年)》,同时发布8件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依法审理涉人工智能纠纷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介绍,2024年,全国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近53万件,审结54万多件,结案数、审限内结案率平稳上升。她特别提到法院优化创新权益?;ぃ婪ㄉ罄砩嫒斯ぶ悄芫婪装讣?/p>
发布时间:2025.04.23 -
美司法部诉苹果电子书定价垄断
苹果和另一家出版社拒绝参与和美国司法部的和解谈判。 截至记者发稿时,周三苹果股价开盘涨3.3%至631.77美元。 苹果辩解称,所谓的价格联盟非但不是垄断,而是增加了电子出版物行业的竞争。这个行业的老大是亚马逊。 苹果和这些出版巨头业达成一套代销模式,也就是说,作为内容提供者,可以直接制定电子书的价格,然后通过苹果商店的渠道与之分成。而在传统图书零售行业,出版商并无定价权,后者掌握于终端零售商的
发布时间:2012.04.12 -
美司法部诉苹果电子书定价垄断
苹果和另一家出版社拒绝参与和美国司法部的和解谈判。 截至记者发稿时,周三苹果股价开盘涨3.3%至631.77美元。 苹果辩解称,所谓的价格联盟非但不是垄断,而是增加了电子出版物行业的竞争。这个行业的老大是亚马逊。 苹果和这些出版巨头业达成一套代销模式,也就是说,作为内容提供者,可以直接制定电子书的价格,然后通过苹果商店的渠道与之分成。而在传统图书零售行业,出版商并无定价权,后者掌握于终端零售商的
发布时间:2012.04.12 -
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法院体系的初步构想
、郑州、长沙知识产权庭成立。至此,我国已经形成3个知识产权法院+15个地方跨区管辖的专门知识产权法庭的知识产权司法?;じ窬?。2017年11月20日,十九届中央深改组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强调要加强知识产权法院体系建设,这为知识产权法院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ず图だ葱率?/p>
发布时间:2018.03.28 -
从欧盟司法解释看我国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
当被理解为对成员国2倍至3倍惩罚性损害赔偿立法规则的阻碍和禁止。 从欧洲法院就惩罚性损害赔偿立法精神表明的立场不难看出,目前欧盟对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仍持审慎态度。欧洲法院尽管通过司法解释表达了对该制度的关注和认可,但未改变立法上不引入、司法上不主动适用的总体情况。而我国在立法上积极引入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充分表明我国知识产权?;ぴ诹⒎ㄉ险鸾コ揭话愎时曜迹逑至宋夜扇∮辛Υ胧?/p>
发布时间:2019.06.13 -
欺诈毁灭一切——浅谈诚实信用原则在知识产权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法规对“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例如,《商标法》第七条明确“申请注册和使用商标,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斗床徽本赫ā返诙趺魅贰熬咴谏疃?,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杉?,诚实信用原则在知识产权领域同样举足轻重。因此,正确理解诚实信用原则,并考察其在知识产权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必将有助于指导我们的日常实践工作。本文据此出发,通过
发布时间:2020.03.06 -
2020年江苏法院知识产权司法?;な蟮湫桶咐?/h4>
是否属于标准必要专利进行判定。 【法院认为】 一、原告有权提起本案诉讼。本案中,华为公司与涉案专利许可具有法律上利害关系,因为被告怠于在中国以诉讼形式行使其专利权,而采用请求国外法庭裁判全球费率的方式,有意规避中国司法机关对行为人实施中国专利是否可能造成侵权的司法审查,对包括本案原告在内的实施者和利害关系人各自行为造成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本案原告寻求将这种不确定性通过司法确认和裁判转化为确定或稳定的
发布时间:2021.04.28 -
数字经济时代公平竞争与知识产权司法?;さ娜舾伤伎?/h4>
内容提要:数字经济时代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工作既面临全新形势和空前挑战,也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着眼于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更好地维护公平竞争和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这一主题,本文分别从三个维度展开论述:第一个维度是立足于宏观层面,对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数字经济治理情况予以概述,并重点回顾我国近年来围绕数字经济工作战略部署及治理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第二个维度是聚焦平台反垄断,简要梳理
发布时间:2023.05.12 -
最高法发布《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的决定》
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司法确认程序、简易程序及小额诉讼的程序、独任制程序、在线诉讼及送达规则等进行了修改并新增7个条文,整体条文顺序发生了变化。民事诉讼法修改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法解释》)所引用的民事诉讼法条文序号与新民事诉讼法出现了不一致,相关条文表述也亟待调整。 为切实做好新民事诉讼法贯彻实施
发布时间:2022.04.06 -
亡故作者著作人身权的司法保护问题探析
编剧署名不当造成的影响,并赔偿原告林某某维权合理支出10000元。 03 评析意见 (一)亡故作者的著作人身权应受法律?;?著作人身权并非与生俱来,其发端于欧洲,英、法、德等国通过一系列理论构造和司法实践,逐步认识到著作作品是作者智力劳动成果,凝聚着作者的智力和思想,与作者人身密不可分,由此确认了著作署名权、著作完整权等权利,进而形成著作人身权?;だ砺?,推动将著作权构造为一种包含人身与财产两种权能
发布时间: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