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保密
-
商业秘密保密措施之合理性判断标准
摘 要 保密措施的合理性认定,是我国商业秘密案件的审理难点。对于何为合理的保密措施,理论界也没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案。其表层原因在于,秘密性要件、价值性要件等外在因素的干扰,使得保密措施要件徒有独立之名,却无独立之实。究其深层原因,适用者未认识到保密措施要件的规范目的,在于促进商业秘密的有限分享?;诖斯娣赌康模谝逦裥突袢∩桃得孛芮樾沃?,合理的保密措施表现为义务“范围”和“内容”的限制;在非
发布时间:2024.12.03 -
英国政府对《商业秘密指令》的回应
,在某些情况下,《1980年时效法》第36条和英格兰的等同法律允许不对禁令和其他公平合理的救济措施实施时效限制期规定。该规定将因拟议法规而失效。 普通法规定的违反保密责任的行为与拟议法规之间的相互影响将得到澄清。如果《商业秘密指令》已经作出相关规定,那么其他条款将无需实施。例如,普通法规定,法院将保留授予公平合理的损害赔偿以及在法律诉讼中?;ど桃得孛艿?em>保密性的酌情权,而拟议法规只对后者做了相应规定
发布时间:2018.05.23 -
专利法中保密审查条款的适用
专利制度的实质是“以技术公开换取法律保护”,但是基于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保密制度对专利申请予以限制。目前美、英、法等国采取发明保密制度,俄罗斯、德国和我国采取的是保密专利制度。 我国专利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事先报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保密审查。保密审查的程序、期限等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执行?!钡贾碌姆珊蠊?/p>
发布时间:2019.05.17 -
仨员工私自制销产品牟利,侵犯公司商业秘密被判刑
日前,记者从法院了解到这样一起案例。因掌握公司产品的秘方和销售渠道,某科技公司的三名骨干员工利欲熏心,弃保密协议不顾,偷偷在外成立公司制作销售产品牟利。东窗事发后丢了饭碗不说,还因触犯法律面临牢狱之灾。 案情回放:觊觎利益,仨员工窃机密 某科技公司开发生产的某反渗透膜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为了保持优势,公司在研发、生产、销售过程中对形成的商业秘密十分看重。公司通过制定保密制度,与员工签订保密
发布时间:2019.12.11 -
商业秘密保密措施的适当性认定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是否由权利人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是商业信息构成商业秘密,获得反不正当竞争法?;さ姆ǘㄒ?。在商业秘密侵权纠纷诉讼实务中,权利人是否对涉案秘密信息采取了保密措施,通常不是争议焦点。权利人在进行商业秘密权利举证时,对“采取了保密措施”的举证也通常是最容易完成的。 然而,在对近三年来最高院及部分省高院所审理的商业秘密案件,共计七十余份判决书进行
发布时间:2021.05.24 -
技术秘密保密措施的认定
技术秘密保密措施的认定 ——(2020)最高法知民终538号 【裁判要旨】 技术秘密以市场流通产品为载体的,权利人在产品上贴附标签,对技术秘密作出单方宣示并禁止不负有约定保密义务的第三人拆解产品的行为,不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保密措施。 【基本案情】 上诉人济南思克测试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克公司)与被上诉人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光公司)侵害技术秘密纠纷案中,思克公司认为,其
发布时间:2022.01.10 -
浅谈“员工在无保密协议的情况下是否负有商业秘密保密义务?”
前言 如果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普通员工不是故意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暨不是法律法规所干预的所制裁的那些不诚信的窃取、泄密及恶意使用和恶意披露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而是在履行工作职能,履行职务所必须知晓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甚至是在不经意间,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普通员工偶然的、意外的、被动的获知了获取了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如果在无《保密协议》的情况下,企业
发布时间:2024.03.20 -
商业秘密保护中默示保密义务研究
摘 要 在当前商业秘密的传播环境中,默示保密义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规范功能在于平衡商业秘密?;ぶ械乃姓呃婧蜕缁崂?。实务中,默示保密义务适用存在泛化的趋势,原因包括认定方法不科学、商业道德内涵不确定和保密性要件依附于秘密性要件等。这使得适用者以封闭式思维看待商业秘密?;ぃ凸凵系贾铝硕运姓呃娴墓缺;?,并引致变相承认“不可避免披露”原则、提高商业道德的适用标准、“架空”商业秘密的?;?/p>
发布时间:2024.08.16 -
如何举证证明被告违反保密义务?
原告主张被告违反保密义务的,可以举证证明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等被告应承担的保密义务。若未在合同中约定保密义务,可以举证证明根据诚信原则以及合同的性质、目的、缔约过程、交易习惯等,被告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获取的信息属于原告的商业秘密。
发布时间:2025.03.28 -
浅析保密审查制度在无效程序中的审查适用
摘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我国和其他国家的保密审查制度,梳理了我国保密审查制度在无效程序中的审查思路,并结合无效程序中典型案例初步探讨了保密审查制度在无效程序中适用判断,希望能够对后续理论研究和实际审理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保密审查 向外国申请专利 无效 实质性内容 完成地 一、引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ぶ恫ň褪潜;ご葱?。设立知识产权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和激励创新。知识产权制度的实质是“以
发布时间: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