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侵权
-
广东自贸区首批涉平行进口商标侵权案宣判
平行进口商品的知识产权纠纷定性问题在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较大争议。7月9日,广东自由贸易区南沙片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南沙自贸区法院”)公开宣判广东自贸区首批涉平行进口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法院认定涉案产品平行进口不违法,驳回了原告欧宝公司的全部诉求。 欧宝公司是德国OBO Bettermann GmbH& Co.KG.公司(以下简称德国OBO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资子公司。欧宝公司诉称,德国
发布时间:2019.07.12 -
企业恶意提起专利侵权诉讼遭驳回
原标题:近日,上海高院认定张某某诉乔安公司专利侵权属于滥用诉讼权利——企业维权应有度,恶意诉讼不可取 近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下称上海高院)就上诉人张某某与被上诉人深圳市乔安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乔安公司)、原审被告上海凯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凯聪公司)因恶意提起知识产权诉讼损害责任纠纷、申请诉中财产保全损害责任纠纷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张某某上诉,维持原判,即张某某的行为构成恶意提起知识产权
发布时间:2019.09.20 -
漫谈惩罚性赔偿中“恶意”要件的认定
自2013年修改的商标法新增惩罚性赔偿制度以来,我国部分法院作出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判决,对于打击商标恶意侵权行为无疑产生了较大的震慑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此类案件还是较为少见,以至于每当此类案件出现时,相关法院及媒体都会当作典型案例来进行宣传,公众对“惩罚性赔偿”的新闻也依然表现出较高关注。 笔者认为,惩罚性赔偿之所以在司法实务中比较少见,主要难点有二:一是作为加倍计算的基数“权利人损失
发布时间:2019.09.30 -
微信“扫码支付”侵犯专利权?法院一审判决:不侵权
2019年12月30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了涉及微信扫码支付被诉发明专利侵权纠纷一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认定微信扫码支付服务未落入原告北京微卡时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卓望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主张的专利权?;し段?,没有侵犯第200610168072.2号、名称为“采集和分析多字段二维码的系统和方法”的发明专利权,判决驳回两原告的诉讼请求。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处可见的扫码支付因其便捷
发布时间:2020.01.02 -
论道医药专利 | 原研仿制药,相煎何太急
在国家医药改革如火如荼、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千呼万唤的大背景下,本文基于相关司法制度及司法实践,探讨仿制药在原研药专利有效期内上市的潜在专利侵权纠纷。 一、专利制度与药品管理制度的冲突 1、Bolar例外 Bolar例外最早起源于美国,是专利制度与药品管理制度碰撞的产物。美国专利法第271(e)(1)条对Bolar例外做了明确规定,即“如果单纯是为了获取法律要求的向药品管理部门提出审批时使用的信息
发布时间:2019.11.21 -
专利民事侵权程序中可对权利要求存在的错误予以修正
南通启重润滑设备有限公司诉启东德乐润滑设备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本案涉及的主要问题是涉案专利权利要求中是否存在错误、是否可以在专利民事侵权程序中对该明显错误进行修正、并依据修正后的权利要求确定专利权?;し段?。 传统观点认为,专利民事侵权程序中应当遵循专利权有效性原则,只需要按照全面覆盖原则的要求,判断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包含了与专利权利要求中所有技术特征相同或等同的技术特征,对于权利要求
发布时间:2019.05.30 -
“网红”papi酱又上热搜!短视频配乐侵权没?
拥有3080万粉丝的papi酱又上热搜了!这回的话题是“papi酱公司短视频配乐被诉侵权”。 国内首起短视频MCN机构商用音乐侵权案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因认为短视频品牌papitube旗下的自媒体账号“Bigger研究所”上传的视频配乐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北京音未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音未公司)将papitube的经营方诉至北京互联网法院,要求判令其停止通过一切平台传播该短视频,并连带赔偿
发布时间:2019.07.25 -
从最高院案例谈专利侵权赔偿额的计算
在我国专利侵权的损害赔偿采用补偿性原则,即权利人获得的赔偿数额是用来补偿其实际损失的,不应该超出其实际损失。根据专利法第六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专利权人因侵权所受的实际损失按照以下顺序依次适用: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法定赔偿等。我国目前专利侵权的赔偿额度大部分在什么范围呢?国家知识产权局2019年发布的《2018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9.07.24 -
信息流广告侵权的证据保全问题分析
们都能看到同样的推广信息。所以传统方式能达到的推广效果和用户体验有限,这也是导致信息流广告日渐成为趋势的主要原因。 二、信息流广告侵权的证据应当如何保全? 那么权利方发现信息流投放的广告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时,应当如何进行证据保全?是否可以采用传统广告模式下的侵权证据保全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传统互联网广告侵权的证据保全方式。 (一)传统模式下侵权的证据保全 一般而言,传统互联网广告侵权的证据保全方式是
发布时间:2019.05.29 -
“芭黎贝甜”起诉网站侵权 法院:商标未实际使用不受?;?/h4>
“巴黎贝甜”与“芭黎贝甜”,仅仅一字之差,究竟哪个是真的?哪个受法律保护?日前,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对此一槌定音:“芭黎贝甜”商标未在经营活动中实际使用,故不受法律?;ぃ芯霾祷仄渌咚锨肭?。 网站发布商铺信息是否构成共同侵权? “新鲜出炉的面包,看着就很有食欲。”“松软香甜,满足‘甜品控’的所有想象?!薄诒本┑锹酱笾诘闫劳阉鳌鞍爬璞刺稹?,页面上就会自动跳出90个与“芭黎贝甜”相关的商铺,却无
发布时间:2019.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