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技术
-
全国人大代表赵辉:要为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搭建“桥梁”
一边是技术创新的累累硕果,一边是成果转化的渠道不畅,如何为两者搭建“桥梁”,破解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难题?过去一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党组书记赵辉针对该问题进行了广泛调研,并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技术转移机构建设的建议》。 4月7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发布会,公布了2019年专利、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数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通
发布时间:2020.05.27 -
对比文件隐含公开技术内容的认定
(下称被诉决定),宣布涉案专利权全部无效。原告对被诉决定不服,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称证据1均未公开涉案专利权利要求1的全部技术特征。在证据1的基础上,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是无法得出涉案专利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的。在引用权利要求1具备创造性的情况下,权利要求2至4相对于证据1同样具备创造性。综上,请求法院撤销被诉决定,并判令原专利复审委员会重新作出决定。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经审理后判决,驳回原告的
发布时间:2020.08.06 -
微商发朋友圈要讲究,小心破坏专利新颖性
、现有技术的规定理解 我国现行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五款规定:“本法所称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逼渲械摹拔谒奔次ɡㄒ庖迳系墓?根据现行《专利审查指南》 第二部分第三章第2.1节的相关规定,“为公众所知”是指处于能够为公众获得的状态,并不要求所有公众已经实际获知。 这种状态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只是有处于这种状态的可能性。如果处于保密状态,则不属于“为公众所知”,产生
发布时间:2021.01.07 -
专利侵权和专利无效审查中“现有技术”认定标准探讨及评述
导读:专利侵权和专利无效复审分别由不同部门主管,前者属于司法问题由法院判断,后者属于行政问题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管理。由于司法和行政不同特质,司法的灵活性低于行政,出于司法的目的,需要具有更多的谨慎性,因此两者对于“现有技术”问题的判断并不完全一致。这种不一致经常导致部分律师和专利代理人感到困惑和无奈,对于同一案件产生不同的裁判会引起其认为的不确定。本文分析了“现有技术”认定标准为何在司法和行政领域
发布时间:2021.01.18 -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专利纠纷,张锋团队胜诉!
当地时间2022年2月28日,在围绕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纠纷中,美国专利商标局做出了有利于张锋所在的博德研究所团队的裁决。 美国专利商标局已经确定博德研究所团队是第一个发明CRISPR-Cas9来编辑人类细胞并用于制造药物的团队,而不是诺奖得主 Jennifer Doudna 和 Emmanuelle Charpentier 所属的CVC团队。 这一裁定指出张锋所在的博德研究所团队拥有
发布时间:2022.03.03 -
从“土坑酸菜”专利看采用现有技术抗辩应对专利侵权
在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某企业通过土坑腌制的方式生产酸菜之后,公众对酸菜都望而生畏,插旗菜叶成为众矢之的??闪钊艘庀氩坏降氖牵词故橇钊送床降摹巴量铀岵恕?,竟然在2014年申请了专利(申请号为201410215150.4)??杉笾诘闹恫ū;ひ馐睹飨栽銮浚嚼丛蕉嗟钠笠刀伎纪ü昵胱ɡ姆绞郊忧慷宰陨淼谋;?。通过申请专利不仅能构建牢固的技术壁垒,也可以作为抢占市场份额,合法巩固
发布时间:2022.03.29 -
上诉人江苏中关村科技、江苏斯太尔动力与被上诉人常州斯太尔动力、原审第三人斯太尔动力股份技术秘密许可使用合同纠纷案二审判决书
江苏公司)因与被上诉人斯太尔动力(常州)发动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太尔常州公司)、原审第三人斯太尔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太尔股份公司,斯太尔江苏公司、斯太尔常州公司、斯太尔股份公司以下统称三斯太尔公司)技术秘密许可使用合同纠纷一案,不服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原审法院)于2020年12月23日作出的(2018)苏民初12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21年4月14日立案受理后依法
发布时间:2022.04.24 -
“蜜胺”技术秘密侵权案民事二审判决书
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象赛瑞公司)因与上诉人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鲁恒升公司)、宁波厚承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原宁波远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厚承公司)、宁波安泰环境化工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原宁波市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设计院公司)、尹明大侵害技术秘密纠纷一案,均不服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1年12月27日作出的(2017)川01民初2948号
发布时间:2023.05.10 -
非法披露技术秘密侵权案件赔偿额确定原则
年8月完成V2.0版本研发的过程相契合。涉案软件部分源代码在Github网站上被披露后,2019年涉案软件销售收入下滑为530万余元,其中不排除有商业运营以及技术更迭、同类竞争等因素带来的影响,但软件源代码的公开披露客观上势必会导致该软件商业价值的贬损,给权利人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同时,在市场上存在多个同类软件,尤其是2020年微信平台提供官方微信小程序开发渠道后,涉案软件保持竞争优势的时间以及
发布时间:2023.04.10 -
证据保全后证据灭失的,如何进行专利技术特征比对?
裁判要旨 被诉侵权人擅自实施转移、处分证据保全证物的行为构成对民事诉讼的妨害,法院可以对其采取罚款的强制措施,即进行公法层面的制裁,体现的是法律对其妨害民事诉讼、破坏诉讼秩序的否定性评价。法院还可在侵权判定中基于妨害诉讼行为,推定“被诉侵权产品的技术方案落入涉案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体现的是对于“谁主张、谁举证”这一民事诉讼证明基本法则在特定情形下的适当修正,目的是要避免因僵化、机械适用该证
发布时间:202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