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技术
-
共同实施侵权行为主观过错的三种主要情形
【裁判要旨】 从主观过错角度,共同实施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三种情形:其一,共同故意实施的行为;其二,共同过失实施的行为;其三,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结合实施的行为,即数个行为人虽主观过错程度不一,但各自行为相结合而实施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也可以构成共同侵权行为。以上三种情形,具备其一,即可认定构成共同实施侵权行为。 【关键词】 技术秘密 侵权 共同侵权 主观过错 故意与过失结合 【基本案情】 在上
发布时间:2023.11.10 -
以图纸作为技术秘密载体时技术秘密内容的确定
【裁判要旨】 图纸可以作为技术秘密的载体,依据图纸可以确定其主张的技术秘密的内容和范围。权利人既可以主张图纸记载的全部技术信息的集合属于技术秘密,也可以主张图纸记载的某个或某些技术信息属于技术秘密。人民法院不能简单以原告未明确图纸中的哪些具体信息属于技术秘密为由而裁定驳回起诉。 【关键词】 技术秘密内容 技术秘密载体 图纸 举证责任 【基本案情】 在上诉人北京某设备研究所与被上诉人顾某、古某
发布时间:2023.12.14 -
技术秘密的三重?;に?/h4>
2021年4月25日,天津知识产权法庭受理了一起技术秘密案件。承办法官详细翻看卷宗,越看越不简单。 一方是世界一流的汽车模具行业上市公司,另一方是刚成立的小型初创科技公司,双方之前未存在任何合作。 经过法庭仔细审理发现,被告公司员工借助于之前任职原告公司并参与该公司核心软件开发的便利条件,在离职时将涉案技术系统的核心代码带走用于制作软件并获利。原告投入巨资研发的系统,被告在市场上销售类似系统时
发布时间:2024.02.22 -
“氯乙酸生产工艺”技术秘密侵权案
【案号】 (2020)最高法知民终1749号 【基本案情】 荷兰某公司系“连续法生产氯乙酸工艺”技术秘密(以下简称涉案技术秘密)的权利人,该公司许可其全资子公司诺某化工(泰兴)公司使用涉案技术秘密并授权子公司以自己名义在中国境内处理有关侵权事务。某工程公司在参与诺某化工(泰兴)公司氯乙酸项目建设期间获知涉案技术秘密后,违反保密约定,使用涉案技术秘密为山东民某科技公司提供技术服务和项目设计,披露并
发布时间:2024.08.28 -
涉“心电图机”技术秘密侵权案
【案号】 (2022)最高法知民终2544号 【基本案情】 深圳市理某精密仪器公司与深圳市瑞某科技开发公司系直接竞争关系。深圳市理某精密仪器公司称其生产心电医疗产品的计算机软件源代码为其技术秘密,廖某朋等五人系其公司前员工,离职后陆续加入深圳市瑞某科技开发公司工作,后该公司发布的相关产品侵害其技术秘密,请求判令深圳市瑞某科技开发公司及廖某朋等人立即停止侵犯其技术秘密并适用惩罚性赔偿向其支付
发布时间:2024.08.29 -
技术秘密相关约定与技术秘密构成要件的审查
【裁判要旨】 即使当事人曾通过签订和解协议等方式就技术秘密的构成、归属、侵害及责任达成约定,在后续纠纷案件中,人民法院仍应就当事人主张的技术信息是否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意义上的技术秘密进行审查认定。 【关键词】 民事 合同纠纷 侵害技术秘密 和解协议 技术秘密构成要件 秘密性 【基本案情】 杭州丙某科技有限公司主张其拥有与摆料机结构相关的技术秘密。杭州运某科技有限公司、顾某洁、胡某、乔某伟曾因侵害
发布时间:2024.11.21 -
技术特征之间对应关系的认定案析
【案析】将涉案权利要求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进行比对以确定区别特征时,如果两技术方案中相应部件或组分在各自的技术方案中所起功能基本相同,则通??扇衔呔哂卸杂叵?。这一对应关系既包括一对一的情形,亦包括一对多或多对一的情形。 【示例】 示例一:电磁选针器线圈铁芯结构案【1】 “1.一种电磁选针器线圈铁芯结构,包括铁芯本体(1)、铁芯固定端(4),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本体(1)与铁芯固定端(4)为
发布时间:2025.01.13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交通技术趋势报告,中国技术研发居世界前列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月6日公布交通领域发展趋势最新报告。报告称,统计显示,中国在相关专利发明国家排名中居于首位,日本、美国、韩国和德国分列第二至第五位。五国相关专利发明数量全球占比达到90%以上。报告还称,2018年至2023年,中国在未来交通技术专利发明领域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也居于世界首位,达到14.3%。同时,中国在陆、海、空及太空交通所有四个领域的专利发明数量和增长方面也处于
发布时间:2025.02.10 -
将单位技术秘密私自拷贝并带离单位经营场所行为的认定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审结了上诉人北京某科技公司甲与被上诉人曹某某、王某某、北京某科技公司乙侵害技术秘密纠纷案,综合考虑涉案各被诉侵权人的有关行为事实和情节,认定涉案未经许可且无正当理由将单位技术秘密私自拷贝并带离单位经营场所的行为构成以“盗窃”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二审宣判后,各被诉侵权人已及时主动履行了生效判决确定的各项义务。 本案基本案情如下:北京某科技公司甲主张某策略游戏
发布时间:2024.10.23 -
“空调专用微处理器控制芯片”技术开发合同案
【案号】 (2020)最高法知民终394号 【基本案情】 深圳市星某光电科技公司委托泰某微电子(上海)公司使用COMS(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技术,设计开发能够量产的空调专用微处理器控制芯片。深圳市星某光电科技公司提起诉讼,请求判决解除涉案委托开发合同,泰某微电子(上海)公司返还开发费用并赔偿经济损失;泰某微电子(上海)公司一审反诉请求深圳市星某光电科技公司支付阶段性合同款及其利息。 一审法院
发布时间:2024.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