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植物新品种
-
最高法审结首起植物新品种确权行政案件
最高法审结首起 植物新品种确权行政案件 明确委托制种回购 不属于品种丧失新颖性的销售行为 ——(2022)最高法知行终809号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审结了首起植物新品种确权行政案件,明确申请品种权保护的品种因销售丧失新颖性的判断标准,判决认定育种者为委托制种目的交付繁殖材料并约定回购的行为不属于导致品种丧失新颖性的销售行为。 该案涉及名称为“强硕68”的玉米植物新品种,品种权人为衣某某
发布时间:2023.04.07 -
马来西亚植物新品种?;じ趴?/h4>
马来西亚政府已经意识到植物新品种保护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马来西亚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的签署国,该协定第27.3 (b)条规定,成员国应通过专利或有效的独特制度或通过这两者的组合来来?;?em>植物品种。因此,马来西亚能够通过引入植物新品种保护立法来履行TRIPS协定第27.3 (b)条的义务。马来西亚目前尚未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ち耍║POV
发布时间:2023.06.09 -
最高赔偿300万元!盘点121宗植物新品种侵权案
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一粒新种子的诞生凝聚了许多科研人员的心血。近年来,种子侵权问题频发,《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年度报告(2022)》显示,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植物新品种侵权民事二审案件134件,同比增长112.7%。 具体侵权类型有哪些呢?南都记者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整理了2020-2022年全国法院公开的121宗侵害植物新品种权民事纠纷案件。统计结果显示,生产、销售套牌或无
发布时间:2023.06.13 -
以案释法 推进种业知识产权?;?/h4>
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种业市场净化、保护种业知识产权对种业振兴至关重要。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3年农业植物新品种?;な蟮湫桶咐?,这是农业农村部自2018年以来第六次发布的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典型案例,包括司法?;ぐ咐?件、行政执法案例3件、品种复审案例3件。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农业植物新品种?;な且幌钪匾闹忠抵恫ǎ荚诒;づ┮涤执葱鲁晒平忠凳谐【换?,营造保护
发布时间:2023.06.15 -
“金秋砂糖橘”品种侵权纠纷案
“金秋砂糖橘”是颇受种植户欢迎的柑橘品种,已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但该品种的品种权人多年来也饱受侵权困扰。 在最近的一起该品种侵权纠纷案中,可看到“取证人员欲向被上诉人购买500亩的苗木,被上诉人欣然应下”,可看到维权人花费20000元律师费、9000元公证费,以及8000元鉴定费…… 尽管确认了侵权行为,但一审判赔金额仅8千元,甚至抵不过维权人的维权费用。 近期,该案终审宣判,最高法知识产权法
发布时间:2023.05.30 -
“丹霞红”梨树新品种侵权案
进一步繁殖,并向他人销售从而获利的行为,显然侵害了品种权人的利益,应当认定属于侵权行为。故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典型意义】 本案对于植物新品种侵权纠纷中合法来源抗辩和权利用尽抗辩的审查认定具有指导意义。被诉侵权人应对其主张的合法来源、权利用尽等不侵权抗辩承担举证责任。对于此类抗辩应作严格审查。被诉侵权人销售“丹霞红”苗木的数量超出其购买数量,足以认定其存在繁殖行为,不能适用合法来源及权利用尽抗辩。品种
发布时间:2023.10.20 -
种植无性繁殖授权品种行为的侵权判定
【裁判要旨】 品种权人主张种植无性繁殖授权品种的行为构成生产、繁殖授权品种繁殖材料的,人民法院可以综合考虑被诉侵权人的主体性质、行为目的、规模、是否具有合法来源等因素作出判断。被诉侵权人以育种、育苗为业,种植种苗并实施了许诺销售、销售行为的,可以认定其种植行为系为获取商业利益而非出于私人的非商业目的,该种植行为构成生产、繁殖行为。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 无性繁殖 种植行为 生产繁殖 【基本
发布时间:2023.10.26 -
小小红掌引发数起植物新品种权纠纷
红掌是家喻户晓的花卉品种,最近,小小红掌引发了数起植物新品种权纠纷。 因认为广州市番禺科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下称番禺科艺公司)培育、销售的红掌涉嫌侵犯了名为“安祖奥利尔”(下称涉案红掌)的植物新品种权,荷兰安祖公司、昆明安祖花园艺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安祖公司)将其起诉至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并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一审认定被诉侵权红掌未构成侵权,驳回了二原告的起诉。二原告不服,上诉
发布时间:2023.09.07 -
植物新品种维权切勿选错样品
近年来,由于种业市场品种同质化、仿冒套牌等问题较为严重,侵权行为易发多发。取证难、鉴定难、认定难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在认定是否侵权的过程中,需要将被诉品种与拥有品种权的品种进行样品比对,因此,选择正确的样品对于维权至关重要。 植物新品种权人对其授权的植物新品种享有的独占权,未经品种权人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品种权人许可,不得为商业目的生产或者销售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不得为商业目的将该授权品种
发布时间:2023.11.14 -
老挝成为第16届东亚植物新品种?;ぢ厶车闹靼旃?/h4>
2023年8月2日,由老挝主办的第16届东亚植物新品种保护论坛正式拉开了帷幕。本次会议由老挝工贸部知识产权厅执行厅长桑提苏克.丰沙瓦(Santisuk Phunsava)以及日本农林水产?。∕AFF)知识产权科副科长长野晶子(Akiko Nagano)负责主持。 此外,国际植物新品种?;ち耍║POV)副秘书长佩特.巴顿(Petter Button)、MAFF技术创新协会理事长永田明(Akira
发布时间:202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