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不正当竞争
-
国信证券诉国信基金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二审判决书
财富”。国信证券主张国信基金公司前述行为侵害其第11334787号“国信”商标,以及企业名称中使用“国信”字号、虚假宣传其为国有控股企业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国信证券提起诉讼,请求国信基金公司停止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刊登声明消除影响,赔偿国信证券1000万元。 裁判结果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认为:依据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不同具体规定,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情形限于侵犯
发布时间:2023.03.22 -
“绝味鸭脖”起诉“纯味鸭脖”获赔偿
炎热的夏季,卤味配酒,快乐我有。咦,怎么感觉哪里不太一样,仔细一看,居然不是“绝味”而是“纯味”。相似的店铺包装和logo,一字之差的品牌名,这样真的没问题吗?近日,湖南高院审理了这样一起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基本案情 2008年,绝味公司首次注册成立,其后分别申请注册了5款商标。到2019年12月,“绝味”已成为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餐饮品牌之一,市场份额位列业内前茅。 2022年
发布时间:2023.04.24 -
“玄麻子”对“幺麻子”商标及商品装潢侵权不正当竞争纠纷二审判决书
调味品厂与幺麻子公司在藤椒油商品使用近似包装装潢的行为,极易导致他人误以为该商品是幺麻子公司的商品,一审判决认定非衣调味品厂的行为属于擅自使用他人具有一定影响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无不当。 裁判文书摘要 一审法院/案号: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2021)京0105民初581号 二审法院/案号:北京知识产权法院/(2022)京73民终1135号 案由: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 当事人 上诉人(原审
发布时间:2023.03.28 -
进击与平衡—网络游戏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的演化
一、网络游戏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的快速生长 加大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ね缬蜗返那魇疲て谝岳创邮康接跋斓脑龀ざ既找婷飨?。随着全国司法系统和各学术团体对2022年典型案件的评选与集中发布,反不正当竞争保护在网络游戏及相关领域的强大影响力再次得到关注和印证。 反不正当竞争法在游戏?;ぶ蟹⒒又匾饔茫浜侠硇院捅匾灾辽倏梢栽谝韵轮匾诘愕玫街С郑?(一)?;ぶ魅岩愿哺堑姆ㄒ?著作权法和商标法
发布时间:2023.05.06 -
全国首例以“曾用企业名称”认定不正当竞争的涉外侵权案
近日,天津知识产权法庭审结YKK株式会社与某拉链制造公司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该案系全国首例以权利人“曾用企业名称”认定不正当竞争的涉外侵权案件。该案判决作出后,双方均服判息诉,被告及时履行,社会效果良好。 该案原告YKK株式会社系全球知名拉链生产商,其生产的拉链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被告某拉链制造公司擅自使用原告极具知名度的曾用名称“吉田”从事拉链交易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发布时间:2023.06.13 -
在搜索引擎中设置他人商标为关键词侵权案
近日,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重庆一家教育公司因在搜索引擎推广中设置他人商标作为关键词,被判决立即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2万元。 重庆市知某方教育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知某方公司)、重庆莘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莘某公司)系“莘某教育”商标的所有权人。在重庆地区教育培训类行业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2年9月29日,莘
发布时间:2023.06.14 -
“隐性使用”竞争者商标违背商业道德构成不正当竞争案民事二审判决书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23)京73民终1753号 当事人 上诉人(一审被告):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被上诉人(一审原告):上海烛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审被告: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审理经过 上诉人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蜗牛公司)因与被上诉人上海烛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烛龙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不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简称一审法院)作出的
发布时间:2023.07.28 -
网易诉御魂师电影侵权阴阳师游戏获赔
近日,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杭州网易雷火科技有限公司与珏珏影视文化(上海)有限公司、广州海盟佐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湖南芒果娱乐有限公司等相关不正当竞争纠纷一审判决书公布。 文书显示,原告网易杭州公司、网易雷火公司诉称,被告珏珏影视公司等联合出品的电影《御魂师之封神令》未经原告许可,在电影内容角色及宣传过程中多处使用《阴阳师》游戏内容,还在新闻发布会中宣称该电影改编自火爆手游,存在大量混淆及
发布时间:2023.09.13 -
关键词关联搜索行为的竞争法规制分析
或一些商业标识、有一定影响力的宣传短语等选定为自己在线广告的“关键词”现象,由此可能引发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这种使用又被分为“显性使用”以及“隐性使用”,“显性使用”常指不仅将他人商标用于后台设置,而且在搜索结果链接标题、网页描述以及网页内容中出现,有观点认为“这种‘显性使用’极易引发消费者混淆,商标侵权争议不大”[1],但本文持保留态度,认为还需要具体分析是否构成真正意义的“商标性使用
发布时间:2023.12.15 -
游戏宣传使用热门动画电影角色形象构成不正当竞争案
游戏名称之间虽未达到混淆的近似程度,但涉案游戏版本的副标题使用了涉案电影中的核心词汇、游戏图标使用了电影的经典IP形象、宣传视频中的台词和部分画面与涉案电影存在显著的对应关系。因此,涉案游戏明显存在攀附涉案电影知名度的主观故意,且易使相关公众产生混淆,误认为涉案游戏与涉案电影存在特定联系。综上,制作并发布上述宣传推广内容的行为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第四项所规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涉案游戏图标
发布时间:2023.12.14